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水是生命的源泉 但也有致命的威力

游泳是现代大学生们最喜爱、最热门的活动之一。游泳的场所很多,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且具挑战性的海滨、长江、湖泊、河流、小溪等自然水域,但是欢乐享受之余,也请特别注意,平静的水面,美丽的涟漪,其中也隐藏着致命的危机,一时的疏忽和大意,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据教育部统计,我国溺水死亡的学生人数已居学生各类意外死亡人数的首位。如果我们平时多学习一点安全知识,多掌握一些救助能力,如果我们事前多作一份思量,多做一点准备,就可以让游泳带给我们无限的欢笑和快乐,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遗憾和不幸。

案例一、温州两大学生游泳消暑滑入深潭溺水身亡

两位溺水者均为永嘉人,其中小李今年19岁,刚参加了高考已被一所大学录取。21岁的小杨则是上海某高校本科大二的学生,两人为表兄弟关系。据说,之前小李在现场附近学车时,知道这里一些水潭的水质非常好,很多人都在此游泳,两兄弟便相约到此游泳。当天,他们由小杨的妈妈陪同驾车一起上山,两人选择了距离大溪村三公里处的一处水潭下水。其间,小李不慎滑入了水潭深处,惊慌之下赶紧喊救命,小杨奋不顾身向其游了过去,结果两人双双遇险。虽然小杨母亲大喊救命,附近几个村民闻讯赶到,无奈已是迟了一步。

案例二、河北邯郸发生大学生溺水事件5人落水其中3人死亡

2014年6月1日邯郸市发生一起大学生溺水事件,事件发生在邯郸市光明南桥附近一个烧烤摊。事发前,5名男生和3名女生在该烧烤摊就餐。其中一男生不知何因落入水中,其他4名男生相继跳水施救。随后2名男生爬上来,而跳水施救的另外两名男生和被救者没有爬上来。

一、什么情况下不宜游泳

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学生游泳应该到正规的游泳馆去游泳。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汇合处以及落差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山塘水库都不宜游泳。

4.室外温度低于30度不宜下水游泳,更不能到室外游泳,因为这时水的表面温度和水下温度差距较大很容易使游泳者抽筋发生意外。

5.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能去游泳。

6.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易引起抽筋、感冒或意外。

二、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野外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溺水后如何自救

1.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2.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以免身体下沉;双手划动,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4.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五、若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1.发现有人溺水要马上拿出手机拨打120电话,打完电话迅速投入抢救中去,但要注意方法。

2.施救者下水后不要从溺水者的正面靠近,应该从后面或侧面包抄施救,以仰泳的方法把溺水者带到安全处。

3.救援时最好将溺水者向上托出水面的同时自己主动下沉,溺水者一旦呼吸到空气就不会拼命抓紧,此时施救者再伺机解脱完成救助。

4.在救助过程中一定要使溺水者的头面部露出水面,保证其顺利呼吸,减轻溺水者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减少挣扎,使施救者节省体力,顺利地脱离险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