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4年,对于我院学术委员会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密围绕学院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学术创新,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为学院的学术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二、学术委员会工作回顾
(一)换届选举与委员组成
本年度,我们顺利完成了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经过严格的推荐、讨论和审议程序,确定了由21位来自15个学科(专业)的优秀教师组成的第六届学术委员会。新委员的加入为学术委员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委员结构更加合理,学科覆盖面更广,确保各学科领域的专家都能参与其中,提高了委员会的代表性和专业性,为学术委员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研成果认定与奖励
学术委员会严格按照学院科研成果认定标准,对2023年度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公正、客观的认定,确保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加强对项目课题的立项开题中检和结项的工作
学术委员会审核来自我校的各个教学单位、科研机构的共计46项科研项目申报,向外推荐了41项,获批项目26个,省级项目14个,成功开题10个,市级项目4个,校级项目8个;审核了26项科研项目开题,其中上半年10项,下半年16项。专家委员通过对项目的研究目标、方法与途径、研究质量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把关,有助于研究者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避免盲目开展研究、对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有助于研究者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推动学科发展也有利于及时掌握了项目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结项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术委员会根据《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对本校的教师研究时间过半的项目安排进行中检,本年度共对11个项目进行了中检;学术委员会组织参与了11次23场24项科研项目的结项工作。经专家委员评审,23个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其中省级10个项目,6个市级项目,7个校级项目。参与评审专家人数达95人次,结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
(四)加强学术廉洁氛围营造
科研处作为我校的学术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在科研处网页或科研工作群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4〕2号)、《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教科信[2024]3号)文件,供学校教师下载学习;学报鼓励作者积极投清廉建设方面的稿件,对合格的稿件予以优先发表;把校园清廉文化建设列入2024年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项目指南当中,目前有两个相关内容的项目申报;科研处还对上报材料在CNKI进行查重,本学期共查重文章百余篇。学术委员会加强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制定了学术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学术活动与交流
学术委员在不同的我校院部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研讨会和论坛,科研处还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参与集贤湖大讲堂交流,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委员会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了与外界的学术联系与合作。
(六)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
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为学院的学科布局优化和课程体系完善提供了专业建议和意见。本学期为了我校成功申报7个专业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推动了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术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还需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和决策效率还需进一步优化等。
四、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学术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相关的工作委员会,优化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和决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相信,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将为实现学院的学术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
202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