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育科研研究

教育科研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研究 >> 正文

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发布日期:2010-06-14    作者:     来源:     点击:

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贺修炎,欧阳培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着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特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社会服务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职能;特色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样担负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职能,开展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客观要求。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院校之一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其社会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简要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成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而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正所谓“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才是兴校之策”。因此,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摒弃“经院式”的办学模式,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正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社会服务和教学、科研并列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围的社会服务概念。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绝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体包括:就业转岗培训、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文化教育传播与辐射、社区需要学校又有条件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

1、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模式

长期以来,该校充分利用自身现代化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高度融合。首先,该校采取“前店后厂式”的模式布局实训室。如,“动漫一条街”的“厂门”直接面向社会打开,有利于承接各种服务项目。第二,该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的配备体现了“三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配置的都是一些深圳地区应用较多的,与企业第一线相同的设备设施,这有利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外开展同步式的社会服务。第三,该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除承担实践教学外,还要进行学、产、研、发、贸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与产品生产。在这种“教学工厂”里,师生均要直接从事产品研发和生产,承接服务项目。第四,该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还面向社会承担着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举办全国各级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等社会服务任务。如今,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实施,该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又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该地区所有高职院校公共的实训基地、珠三角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和珠三角地区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及重要的研发基地等。

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仅“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通过对NEC公司、格力公司、中兴公司、TCL电脑等大型企业及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的生产、加工服务,年利就达150万元以上,缓解了设备、设施、资金的短缺。近3年来,教师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共完成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百余项,完成研发产值数百万元,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几十项,获国家专利3项;近3年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共承担了电工、铣工、数控机床操作、UG软件、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近100个项目的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数百期,完成培训教学学时两万多小时,培训人数超过万人,完成技能考核与鉴定近一千人次。几年来,学院工业中心连续举办了高职、中职师资培训班,累计培训师资千余人。

2、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

自办学以来,该校一贯重视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学校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的主要形式有五种:一是校企一体,学校自己创办高科技集团公司,如,该校创办的深圳市普泰科技有限公司。二是校企联姻,实现从“从邻居到亲戚的转变”,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三是企校融合,企业在学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设立“客户培训中心”等。如,深圳家具行业协会投资4800万元在该校建立了家具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相关企业在该校设立海德堡印刷技术培训中心、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苹果电脑公司培训认证中心等。四是校企互补,企业行业提供资金,学校利用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承接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五是校企联盟,学校以技术和科研成果入股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

近3年来,该校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承担横向课题183项,7项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2项研究成果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教育厅统计,该校授权专利数连续两年进入全省高校前8名。近3年,该校科技服务到款金额2281.86万元。学校教师研发的“荔枝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成果三年累计推广2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达3.59亿元。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该校将继续利用人才集中、技术集中的优势,派出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跟踪最新技术的发展,协助合作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使学校成为区域性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促进中心。

3、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

该校一贯重视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1998年起,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了对口支援贵州省职教事业的社会服务工作。“请进来”,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领导邀请到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的学习与培训,将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邀请到学校进行“双师型”培训;二是指将一定数量的学生安排到学校跟班学习或组织进行技能强化训练。“走出去”,一是指学校组织“讲师团”前往贵州进行支教,二是指学校和贵州省方面的职业院校双方互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对应的岗位上工作。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一方面将进一步巩固和改进对口支援的“贵州模式”,另一方面会将“贵州模式”移植到对新疆、西藏、甘肃、云南、广西等其他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的社会服务中去。

对口支援的“贵州模式”已为贵州省举办了6期职教骨干教师培训班和2期高职院校院、处级干部培训班,受惠学校达128所的229名教师和近百名学生,覆盖贵州省9个市、地区、自治州的59个县。学院先后派出了10名教师和四批“讲师团”前往支教。“贵州模式”正向新疆、西藏等地区延伸,2006年已为新疆举办了一期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安排了30多名学生插班学习;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工作也将于近期启动。

4、大专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大专课程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深圳的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且一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首选地之一,由于该校专业设置齐全,适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服务。为此,该校自2004年秋季起推出了一种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前期成果。具体做法是:每年分春、秋两季面向社会招收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脱产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一组相关专业的大专专业课程,二是进行相关工种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行业的资格认证。课程班面向社会招生,不受户籍、文化程度限制,且课程班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可于每年的10月份参加国家成人高考,被录取后通过参加脱产或业余形式的继续深造,可取得相应专业的成人专科文凭。因此,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甚受社会欢迎。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该校该模式的社会服务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学院将为“新农村建设”对口的各自然村每年培训村民250名,并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片”的目标,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培训等。

该校大专课程班开设的均为深圳地区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专业,如小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到目前为止的五期招生中,每期招生的计划都供不应求,已累计招生近2000人,已为社会输送了近千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一些结业学员已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课程班还带动了学校成人专科教育的发展,目前有数百名课程班学员毕业后仍在学校接受脱产或业余形式的成人专科教育。

5、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模式

该校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市外一些地区建立了湖南新晃大晏村、广东德庆县、广东和平翠山村、陕西延安酸刺沟村等6个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学校派出实践队为当地百姓和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并带去全校学生的各种爱心捐助;二是在深圳市内以“区校共建”模式建立了23个社区实践基地,180多名学生党员到社区挂职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实施“大学生党员村官计划”,并在“村官”的带领下,每学年有近万人次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社区,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及理论宣讲活动;三是将深圳市义工联作为学校的常设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注册学生达3千余名,身着“红马甲”义工标志的义工义务服务深圳“高交会”、“文博会”、国际家具展等重要展会,到深圳福利院、地铁等地开展公益性活动。

该校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成绩突出,2006年,参加学校服务社区活动的学生超过5000人次,做好事3000多件,“大学生党员村官计划”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电视台、报纸对学校的学生社会服务进行过数次报道。该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200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成需要建设院校在各方面办出特色。我们深信,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各高职院校将继续探索出富有各自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整体的社会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将会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将会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论大学理念[J].复旦教育论坛,2003,(4).

[2]陈时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

[3]刘占祥.大众教育背景下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考[EB/OL].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p://www.hie.edu.cn/yxyj/news.asp?new=19.ihtml 2007-03-27.

[4]贺修炎.大专课程班: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