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
《食南之徒》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最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
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之国。
这里食材丰富,简直就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
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追求极致美食的心。
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
【作者简介】
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
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原文摘录】
●如果一个人总是能带来美味的食物,他自然会赢得其他人的敬爱,这一点人类和其他动物并无区别。
●过大于功,要受罚挨打,不合算;功大于过,下回上司有什么脏活累活,第一时间会想到你,也是麻烦多多。只有功过相抵,上司既挑不出你的错,又不敢大用,才能落个清静。
●兔肉质柴,要先抹点脂膏,放在着两侧小火烤;雉肉质嫩,搁在中间旺火烤。烧烤上应天时,下合物性。若是错乱了,可是要遭天谴的。
●赵尉史迟疑地接过一根竹签,张嘴一咬,口腔内顿时汁水四溅。这腰子烤得外焦里嫩,腥鲜交错,一股极致的脂香从口腔直冲头顶,有飘然升仙之妙。待到油味稍散,赵尉史细细再一咂嘴,舌头上还残留着一层辛香与椒香,回味无穷。 但快感过后,袭上心头的是一种沉重的罪恶感。烤个腰子而已,又是配桑炭又是撒椒盐,未免奢侈太甚!赵尉史忍不住内疚起来。 唐蒙坦然拍了拍肚腩,发出厚重的砰砰声:“ 奢侈过甚?你想想,天下至真者,莫过于食物。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难吃,从来不会骗你。咱们要不精心侍弄,怎么对得起人家?
●“那不至于亲自去吃吃那个吧?”庄助努力不去想象一条蛇在汤里翻腾的景象。唐蒙一脸严肃:“孙子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万一我军深入南越国,需要就食于当地,多抓点能吃的食材,也是为王令运筹帷幄提供帮助。” 王恢忍不住冷哼一声,这家伙真敢胡说八道,为偷吃点东西把《孙子兵法》都搬了出来。庄助伸手递给他一根树枝:“这大庾岭前的山势布局,你画一张出来我看看。”
●唐蒙笑眯眯道:“秦人、土人既然矛盾极深,橙水不开门,城里总有愿意开门的。黄同能从哪一家贵人府上借来嘉鱼,说明哪家府上会帮咱们。先搞清楚哪些人愿意做朋友,再去做事,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唐蒙拿起一双竹筷,先伸向黄同的那一条。他本以为鱼身没有刮鳞,口感必然会欠佳,可谁知一入口,那鳞质变得微脆,与鱼肉相得益彰,味道意外地奇妙且带层次。唐蒙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嘉鱼腹部自带膏脂,一蒸之下,油花层层渗出,等于先在甑里把鱼鳞煎熬一遍,自带风味。 那边黄同的惊讶,也不输于唐蒙。他的筷子一触到鱼身,鱼肉竟自溃散开来,只见肉色如白璧无瑕,看不到半点血丝或杂质,只在表面浮动着一层浅浅的油光。他夹起一块送入嘴里,几乎是迎齿而溃,立时散为浓浓鲜气,充盈于唇齿之内。他之前愤怒,是担心甘蔗的甜腻会破坏鱼鳞,没想到蔗浆蒸开之后,甜味几乎消失,反而有了提鲜的妙用。
●唐蒙拿起一双竹筷,先伸向黄同的那一条。他本以为鱼身没有刮鳞,口感必然会欠佳,可谁知一入口,那鳞质变得微脆,与鱼肉相得益彰,味道意外地奇妙且带层次。唐蒙细琢磨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嘉鱼腹部自带膏脂,一蒸之下,油花层层渗出,等于先在甑里把鱼鳞煎熬一遍,自带风味。 那边黄同的惊讶,也不输于唐蒙。他的筷子一触到鱼身,鱼肉竟自溃散开来,只见肉色如白璧无瑕,看不到半点血丝或杂质,只在表面浮动着一层浅浅的油光。他夹起一块送入嘴里,几乎是迎齿而溃,立时散为浓浓鲜气,充盈于唇齿之内。他之前愤怒,是担心甘蔗的甜腻会破坏鱼鳞,没想到蔗浆蒸开之后,甜味几乎消失,反而有了提鲜的妙用。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口味,无论后来走了多少地方,无论长到多大年纪,都很难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