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书推荐 > 正文

新书推荐

推荐图书《大变局》

2025-10-09  点击:[]

推荐图书:

大变局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䜣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总理衙门的创设、同文馆的建立、近代海关系统的引入、洋务军工企业的创办、外交使团的西行、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深埋改革主张的冯桂芬、选择性开眼看世界的斌椿、时代的出局者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的有识之士;也有在天下观与国家观的碰撞时,作为惨淡时代中流砥柱,但又困于传统礼教之中难以自拔的乡绅;以及生活本就已经支离破碎、濒临崩溃的底层民众。

 

【作者简介】

谌旭彬,笔名言九林,青年作家,资深历史编辑,十余年原创经验,原为腾讯历史频道主编,原腾讯新闻·短史记主编,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出版书籍《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等,主张回归常识,寻找历史真相。

 

 

【原文摘录】

842年之前,清廷只有传统的市舶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国签订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传统的市舶司十三行都不再适用,不得不效仿欧洲建立近代海关。

《南京条约》谈判期间,英方代表璞鼎查围绕海关制度,提出过两项基本期望:一是五个通商口岸实施的税则与关税额度应该一致,而不是五个口岸各行其是。二是税额不管是多是少,不管是进口税、出口税还是子口税,都要明确定下来,不得留有些许余地,听由地方官吏专擅或任意处理。前者若做不到,会造成商业上的混乱,商人们对某些口岸避之不及,对某些口岸趋之若鹜。后者若做不到,会造成纳税没有定额,地方官有宽裕的权力寻租空间,商人们永远处于不可预知的政策风险之中。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

 

在这样畸形的社会里苟且太久,苟且会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苟且的原始意味会慢慢消失,苟且会被美化,会变成理所当然和不容置疑。

 

其实,赫德维系中国海关廉洁的办法并不复杂。说白了不过两条:一是独立的监督机制;二是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体系。

独立的监督机制,包含了如下内容:

一、架构上,海关独立于清廷其他部门,与腐败的清廷官场隔离。总税务司赫德向清帝国高层直接汇报,海关内部只听赫德之命。各海关的主要管理职位不用华人,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洋人不怕清廷地方官的于预和施压。

二、海关内部引入独立的监察制度。赫德抛弃传统的中式记账法,引人英国当时最先进的会计、审计、统计制度。这套制度,当时在英国也才实行了十年左右。这个制度引进之后,在海关内部做假账就变得很困难了。

三、海关外部存在独立的监督力量。清廷的权力部门(包括中央朝廷与各省督抚)与列强在华使领馆(按条约,海关部分收入需用来偿还对列强的赔款),都对海关关税的收入与去向密切关注。1900年之后,民族危机加重,民族主义日益高涨,民间舆论将洋人执掌中国海关视为耻辱,也时刻盯着海关有无丑闻。

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体系,包含了如下内容:

一、引入细致的考核制度。以年终考绩为例,各栏目分类很细,如品行一栏分为才能、诚信、机敏、勤勉、服从、指挥能力、智力、干练、能否得人尊敬、性情、礼貌等项。各海关主管调换频繁,而考绩表严禁主管留底。若有主管不如实填写,总税务司署只需参照其他主管历年的考核情形,即可发现端倪。考绩优异者将获得1—6个月不等的额外薪金。

二、拟定了合理的职级晋升制度。海关职位级别很多,职级晋升以资历为主要参照标准(另有两成空缺供择优提拔),与薪酬密切相关;服务到一定年限,还将获得额外的年薪。如此,员工可以清晰地预估自己的收入和职业前景。对未来拥有正向预期,可以大幅削弱人违法贪腐的欲望。

三、高薪酬和丰厚的养老金。自晚清到民国,海关职员的薪俸水平,可以说是政府机关当中最高的,至少是同级别政府职员薪俸的两倍以上。非但如此,赫德还引人中国最早的养老金制度。这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报酬,与职员的操守直接挂钩,若被发现有渎职、贪污行为,将被开除,养老金一分也拿不到。这种高薪,使海关经费占到海关税收的10%左右(同期英美各国约为4%5%)。对优厚福利待遇的珍惜,也可以大幅削弱人违法贪腐的欲望。

赫德曾对总理衙门大臣文祥解释,自己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廉洁机制,是因为他不相信中国人所说的人性本善。他觉得人性本恶,所以有必要提升职员贪腐的风险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