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 钟老师不仅是一个善梦者,更是一个追梦者、践行者。钟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做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情。青藏高原。这里是广袤壮阔的圣地,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摄氏度,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他的头脑里,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是国家,关注的不仅是当下,还有长远的未来。那么多的艰苦,那么多的危险,也只有他,说起这些能云淡风轻,也只有他,扎根进去,就毫不犹豫,绝不回头……”同事金力介绍,在共事的五年里,钟扬提出了很多战略考虑和创新举措,眼光长远而不在意眼前的名利。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
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一位医疗专家说,从伤员杜富国身上,他看到了一位新时代军人的钢铁意志。正在逐步恢复的杜富国,对未来有很多设想:做播音员、学盲文、写扫雷队每个人的故事……激励更多人。
吕保民——退伍老兵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5刀不退缩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事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暴徒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2018年9月8日早,到无极县东中铺菜市场进货的曹爱芳与翟佳成母子突然遭遇歹徒抢夺挎包,拉扯中翟佳成被匕首刺伤,在市场卖鸡蛋的吕保民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勇斗持刀歹徒,身负重伤。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面对身陷险境的陌生人,他仗义相助,勇于担当。过程中他身中五刀竟浑然不知,直到被热心群众发现,送往医院经历了两次手术、和十多天的抢救治疗,才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这名无极县无极镇东中铺村的普通村民吕保民是一名退伍军人,平日里就是个热心肠。他的英勇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十里八乡都以他为傲,消息也迅速扩散到石家庄大街小巷,他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平民英雄”。之后,吕保民也被授予“新时代文明公民标兵”“河北好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等多个荣誉称号。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今年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收到了一笔1000万元的巨额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这笔巨额捐款,来自今年86岁的马旭大校。捐给家乡的这1000万元,是她毕生的积蓄。
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抗美援朝期间,马旭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她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中国军中的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
他们还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着陆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反冲力,减少扭伤情况。此后,马旭和丈夫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里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经历了为期6个月的康复疗养后,2018年11月16日,川航英雄机组再次重返蓝天。“我们将尽心执飞好每一个航班,确保安全飞行。”在接到复飞指令后,机长刘传健表示。
颁奖典礼现场,当主持人再次谈及那次飞行任务,刘传健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他当时的壮举,而是向观众讲述当时同行机组人员的故事,“他们在关键时刻让旅客放心,在有的旅客没有系好安全带和戴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系上,其中有一个乘务员在帮助旅客系安全带后,自己没有安全带可以系,就叫旅客从后面抱住她,飞机落地后,她发现后背是冰凉冰凉的,才发现是旅客流的眼泪把她的衣服打湿了。”
三十忠诚风和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其美多吉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30年来,其美多吉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
在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其美多吉用30年时间和“老伙伴”一起跑了140多万公里,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抢劫,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四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30年来,其美多吉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过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 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全岛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除了海风呼啸,残垣断壁,就只有几排空荡荡的营房、光秃秃的岩石;没有孩子环绕膝下,只有夫妻俩相依为伴……就在这样的“水牢”上,灌云县共产党员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一守就是30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30年来,夫妻二人抱定“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宁”的坚定信念,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坚守孤岛、为国为疆,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国防和海防事业。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的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16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长年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耳石症”“青光眼”,重度眩晕,几致失明;大山之中道路难行,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4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总结出“九比九看”“铁军扶贫”“扶贫车间”“六个一社会扶贫”等扶贫模式,推动全县57个贫困村摘帽,12.3万人脱贫,易地扶贫搬迁35295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12.1%降至1.72%。他就是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张渠伟。
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视力下降到0.04和0.2。11月4日,他住院检查出患有“双眼开角性青光眼”和“耳石症”,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我没有时间做手术,目前全县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扶贫军令如山,言必行,行必果。明年我们渠县一定要‘摘帽’。”张渠伟说,走上扶贫这条路,便没有退路,只有责任。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18年来,他吃苦耐劳。从前山里没有公路,从黑虎庙村到镇上,要翻过一座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一根扁担、两条腿,几十里的山路,几十公斤的担子,张玉滚一次次把孩子们的书本挑进深山,把孩子们的梦想挑进深山。
18年来,他爱岗敬业。学校缺少师资,他就把自己炼成“万金油”“全能型”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样样全拿。村里留守儿童多,他经常去各家走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他说:“我要尽我最大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温暖得到关爱。”
对偏远的山村来说,每一所学校,就是一堆火;每一名老师,就像一盏灯。火焰虽微,也能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灯光虽弱,却能划破夜空、照亮未来。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1918年,程开甲在江苏出生,1946年前往英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上世纪60年代,因为我国核武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在南京大学任教的程开甲被调到核武研究所,从此,开启了他平凡又伟大的核武研究之旅。平凡说他隐姓埋名不为人所知,伟大说他为核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61年,由于我国原子理论趋于完善,成绩斐然的程开甲前往罗布泊带领团队转向核试验技术的应用性研究。终于在1964年,我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完美完成了这次重任的程开甲并未就此松懈,此后20余年,他和时间抢跑,带领我国的科研人员,完成了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氢弹试验等几十项核武试验。在以后的时间里,他相继建立了大量的科学理论。
2017年7月28日,在建军90周年之际,程开甲刚好100岁,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他我们国家军队的最高荣誉勋章:八一勋章。在授勋后的采访中,百岁老人虽然行动已多有不变,仍穿戴整齐我军礼服,胸前端正的悬挂着“八一勋章”,留下了他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后一张影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两弹一星精神,也不要忘记那个艰难时代的苦难,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但也不要丢掉了民族精神,也不要再次弯下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