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在天晴了的时候|梁莹为你读诗 
  
静静的聆听(网址)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作者:戴望舒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在林里, 
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 
 
是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沉睡在林里已多年; 
是一个缠绵的烦琐的希望, 
它早在遗忘里沉湮。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这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已被你惊醒了。 
 
这是缠绵烦琐的希望, 
如今已被你惊起了, 
它又要依依地前来 
将你与我烦扰。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丛林里, 
惊醒的昔日的希望来了。 
《在天晴了的时候》 
作者: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诗词简介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戴望舒积极寻找中西诗歌艺术的融合点,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现代诗。戴望舒在新诗的民族性建构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启示现当代作家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中国新诗的创作,应该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机制为基础,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来吸收外国文学的艺术营养,建构具有现代这一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学的民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