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青年话题 >> 正文

大学生村官蔡富勇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2-20 浏览次数:
         

大学毕业后,他在繁华都市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一年后,他三次拒绝公司老总的挽留,回到农村,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他就是谷城县冷集镇李洲村支部副书记蔡富勇。
蔡富勇出生于冷集镇彭家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04年考入湖北师范学院,成为父母的骄傲。来到省会城市,他最初萌生的一个念头是留在城里工作,在大学里他蜕去了农村娃的羞涩和胆怯,努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大一开始就担任学生会主席,宣传部长,连续3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并获得过学院特等奖学金。
2007年蔡富勇告别大学校园,应聘到金牛管业做了一名销售员,年收入达6万多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我省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23岁的蔡富勇做出了一个让家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去农村工作,志愿为农民服务。
蔡富勇的决定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儿子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考上大学,为的就是能留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现在又要回到农村,真让他们伤心,看到村里别的孩子都能留在城里,父母也认为很没面子。
2008年,按照大学生村官就近分配的原则,蔡富勇来到冷集镇李洲村,当上了李洲村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支部活动这一块,参与村日常事务管理,尽心尽职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是时间一长,平凡琐碎的工作还是将刚来时的新鲜劲一扫而光,他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到农村来?来到农村应该怎么做?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通过走乡串户寻找答案,经过调查蔡富勇认识到只有带头创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才能激发他们的致富欲望,带领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实现自己在农村工作的价值。
村民张红才,几年前开始养猪,但一直不成规模,加上近年来猪价走低,销路不畅,资金紧缺等原因,张红才的养猪场面临困境。蔡富勇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方面积极为张红才联系销路,另一方面通过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申报生猪养殖扬帆计划和田园小康计划,还自投资金20多万元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蔡富勇和张红才合资的谷城县双联扬帆生态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年可出栏生猪2000多头。
蔡富勇在自己创业的同时,还积极为村民致富献计献策,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李洲村的土鸡养殖蓬勃发展。经过2年的历练,蔡富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村干部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蔡富勇来李洲村以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积极向老同志学习,始终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李洲集体经济作为自己下基层的首要任务,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护。
对于26岁的蔡富勇来说,人生的路还很长,他表示一定要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他说,我来自农村,现在又在农村工作,对我的人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农村这方热土,要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