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青年话题 >> 正文

福岛核电事故是一系列自然灾害引起的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1-03-16 浏览次数:
         

据汤紫德介绍,福岛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地震之前一共10台机组在运行,还有两台机组正在建设,都是沸水堆型。

311下午,在距1号机组安全运行即将满40年准备退役之时,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核电控制系统得到不安全信号,福岛的10台机组反应堆全部立刻停止运行。但是停堆以后,虽然核原料U235的链式反应停止,但是其裂变产物继续保持衰变,并继续产生热量。此时,热量虽然只有原来的2%,但是在原有热量基础上,整个反应堆内热量持续向上积累,因此,余热排出系统紧急启动。

福岛核电机组的紧急安全系统是由一套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在余热排出不到1个小时后,由于特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将应急供电系统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里余热排不出去,压力继续提高,将引发反应堆爆炸。紧急情况下,日本相关部门快速作出决策要求东京电力公司赶快释放反应堆内压力,启动释放阀。但此时由于没有电源,压力阀无法启动。最后,50名技术人员用人工把阀门打开释放压力,含有放射性的蒸气开始向外排出。

但是在反应堆内部,由于冷却系统毁坏,海水注不进去,使内部水位降低,核燃料棒裸露在外,使得温度急剧升高,反应棒外的锆管和高温蒸气产生锆水反应,产生二氧化锆,同时释放大量氢气。当氢气的浓度达到5%10%,就会产生爆炸。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反应堆外的结构厂房爆炸。不过,整个机组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安全壳没有被破坏,对放射性物质的外泄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汤紫德强调,福岛核电站的一、三号机组非常类似,都是化学爆炸,不是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裂变产物,放射性较小。

汤紫德分析,二号机组前面遇到的问题和一、三号机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安全壳外面两个泻压罐中的一个损坏,不利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冷却,使得安全壳发生爆炸损坏。

“最坏的情况反应堆心全部熔化,现在是堆心局部熔化,目前要做的就是继续用水冷却堆心,让其自身结成板块,避免放射物质跑到环境中去。”汤紫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