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给你一把空椅子,你可以穿越回过去,与过去的人或是过去的自己对话;
还可以进入自己内心,去面对别人看不到的自己;
甚至可以交换灵魂,不做自己而是做一会儿ta;
你可能想问了,这把空椅子是什么呢?
01
是什么呢?
这把空椅子来自格式塔学派,咨询师用这把空椅子引导来访者去面对“未完成”的事,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这需要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安静的时段和两把椅子。
比如,咨询师会在咨询室中摆两把椅子,来访者坐到其中一张椅子上。跟着咨询师的指引,来访者闭上眼睛,假想ta想对话的对象就坐在对面,认真地去想象细节,比如对方穿了什么衣服,看上去怎样。
等来访者感到身临其境时,咨询师引导ta把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具体来说,根据对话的对象空椅子技术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来访者在这里被带回过去,制造机会让ta将内心想对某人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的话表达出来,完成来访者“未完成”的事件,使ta的内心最终趋于平和。
当来访者内心有强烈的矛盾时(就像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在吵架),咨询师让其坐在一张椅子上扮演冲突的一方,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另一方。通过双方的对话,让来访者深层次地体察自我内心的冲突,并对内心的冲突进行整合。
来访者坐在两张椅子的其中一张上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扮演他人,扮演两个角色展开对话,这个方式使来访者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理解别人。

02.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
其实,这把椅子就像一个“任意门”,把我们带到想见的人面前,对ta说出想说的话。现实中,这些话可能没有机会说,或是不敢说。
我想说的是,即使没有这把椅子,没有咨询师的引导,我们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对话”
例如,给过去的人写一封信,写一首诗,唱一首歌,这些都可以是“对话”;让不同的自己进行“对话”把内心不同角度的矛盾点说出来,或写出来,都有利于你整合自己的思想;又或者,停下来想象自己是他人,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原来ta还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呀”
最后,我们一起造一个任意门吧~出现在想见的人面前,对ta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个任意门的起点,是你的内心,而不是那把空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