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

首页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种时令蔬菜 造优质产品

作者:阅读次数: 日期:2021-11-06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如何推进就业导向,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深入市场调查,及时调整专业

积极推进就业导向,准确全面的市场调查是首先的任务。不能说地方正流行黄瓜美容热,你却产花菜。北方需要大量的白菜,而我们却准备的是大量堆积的土豆,这样就会导致有货送不出,送出也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市场,“种时令蔬菜”。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报告、就业率、订单人数作为主要依据,所有专业都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并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时,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专业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证预测所设专业、专业规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

为了解目前平面广告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纺织服装、动漫设计与我系所开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2008年3月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市场调研,调查对象是平面广告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纺织服装、动漫设计行业的公司。通过调研,使我们认识到:

1、课程开发者到实际部门、实际岗位走动的太少,了解的不够。

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不能只是请进来,更要走出去,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深入到设计室、工作室,深入到施工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各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都是经过专业专家建设委员会反复商议后确定的。每年在制订教学计划前,我们都会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共同研讨。但这次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我们的行业、企业专家或限于自身岗位,或限于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很多专业岗位及素质、能力要求并不是非常熟悉。这次调查中,我们与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及部门经理进行交流,了解到了各个岗位的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及要求,这些非常具体的技能点及要求,就应该是我们日常教学的知识点和考核标准。把这些点衔接起来,形成体系,就成了一个岗位的能力要求。将各个岗位的要求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种从最基层的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符合岗位的需要,才是高职的真正培养目标。而我们以前深入到实际岗位的时间太少,对每个岗位的能力要求调研的太少,使得某些课程或某些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脱离了企业实际。

2、专业教师的培养,不仅仅是让他们到实际单位去工作,增加实践经验就可以了,还要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

现在的很多教师直接从校门进入校门,根本就没有到实际部门工作过一天,完全没有实践工作经验,课堂教学靠“课本”,实践教学靠“想像”,自己就没有实践动手能力,何谈指导学生。“念书式”教学,可能完成了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但对高职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或不适宜的。这次调查中一个服装公司的老总问学生:能不能鉴别出今年最新的保暖内衣的材料?课堂上光教学生哪种材料从哪来,有什么特征,织成织物有什么特点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分辨出什么材料,最适合做什么服装,与哪些材料可以搭配,拿到设计师的设计图,要找到用什么材料才能充分表达设计意图。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说明学生具备了“材料”能力。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再加上教学方法没能及时改变,只重知识传播,不重“能力”培养,使得毕业生“能力”不足。

3、学校应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软素质”进行培养、训练。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好,各方面比较优越,非常强调个人发展,但在与人合作、勇于承担责任、正直诚实等方面不足。而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播,没有对学生的“软素质”进行培养、训练,尤其是良好的人品教育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因此,作为学校一方面应通过“思想品德”、“语文”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优良人品的教育,另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素质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4、借鉴“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加强产学,加强学生实习组织。

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它是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掌握一定专业工作技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教育模式。在这次调查中,多数企业欢迎学生顶岗实习,我们又有一批稳定的联系企业,完全可以在框架内围绕合作目标,依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条件、需求、责任、权利、义务、紧密合作,形成双向介入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战略。

5、高职学生就业有市场,但要防止结构比例失调,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开发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改造老专业,使其培养方向、规格符合市场的需要。

“时令蔬菜”不一定就是优质的蔬菜。时令蔬菜也会随着时间而变,人们对时令蔬菜的要求会变。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象企业生产一样,“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特色建设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并将相关竞赛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在“实战”中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

①如:湖北青少年网上邮票设计大赛中,学院师生600多幅作品参展,并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②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楚天杯师生书画大展,获优秀组织奖。

③积极开展各种校内设计比赛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实践宗旨是“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总体为:

按照“艺术+设计+工程”理念,努力培养“公司化/作坊化-产学”二结合应用型、“艺术+设计+工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方向上的具体特征体现:

(1)扩展专业方向的现代化内涵。如艺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方向)在传统的平面设计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把现代三维造型艺术、网页平面设计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

(2)加强基础设计理论教学与注重设计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计划中加强了基本理论、造型基本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在以设计为主的课程体系中,开设视觉传达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材料与工艺、工程制图等课程。

(3)把艺术与工程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理论授课、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的设计当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直接用于方案设计,做到学有所用直接服务与社会;坚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全国范围内的专业竞赛、专业大赛和实际工程的投标。

课程特色

知识的复合性

如:《图形设计》课程,图形虽然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但它又包含着若干个画种,还包括对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视觉艺术的解释与传达。《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特色:在教学体系中突破了传统教学体系的模式,注重“眼、手、心、智”等方面综合培养,通过信息化教育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更善于思考与分析,在思辨能力和设计能力上得到提高。

技术的综合性

如:《展示设计》课程,通过理论学